原标题:1—7月我市获省信息考核分461分 居全省第一
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与一个城市的发展、打造阳光息息相关,雅安市信息公开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信息公开办)按照市委徐孟加提出的“建立根深叶茂的消息树”和市委副、市长陈越良提出的“取得更大的进步”的要求,通过不断地努力,充分发挥信息工作“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上下联系沟通的职能作用,努力将信息工作打造成领导工作决策的“情报站”、掌握进度的“显示屏”、观察态势的“晴雨表”、反映问题的“预警器”,扎实推进政务信息工作。
1—7 月,我市共省信息830 余条,较去年同期增加300 余条,其中专报24期。省采用104 条,专报8 期,其中6 期得到省领导批示;省转报国务院办公厅信息18条,其中专报9 期。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专报1期,这是五年来雅安专报信息首次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1—7 月省信息考核得分461 分,位居全省第一。
信息量采编
从百里挑一到千里挑一
“每一条的信息,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市信息公开办主任梅驭宇介绍,该办的工作主要是通过信息报送平台挑选各级各部门报送的信息,在数百条信息中发现亮点,寻找特色,从中精选出几条再提炼、再打磨后省。可谓是百里挑一,千锤百炼。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信息量骤然上升,市信息公开办每天从上千条信息中去粗取精,变百里挑一为千里挑一。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市委、市第一时间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并整合“两办”信息力量,成立了信息小组。在抢险救援的前三天,因为状况紧迫,为及时向市指挥部提供最新信息,随时掌握全市动态,信息收集实行每小时一报。每天来自各县区、各部门的信息量达到上千条,涵盖卫生、教育、农业、工业、金融、服务业等。进入过渡安置阶段后,随着形势变化,信息收集转变为每天一报,即便如此,每天收到的信息依然有数百条,信息采编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通过不断努力,6月30日,市信息公开办省专报《雅安全面完成受灾群众过渡安置》,被省办公厅采用,并国务院办公厅,被采用,成为五年以来雅安首篇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的信息;《雅安市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雅安市震后地质灾后防范情况》《芦山县签订165.5亿元投资协议》等104条信息,《雅安市狠抓农业生产恢复重建确保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等9期专报被省采用。
信息收集
遍布全市各角落
全市信息为何能快速及时有效地市信息办?原因在于在全市建立了根深叶茂的消息树。
信息收集的根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各县(区)、各部门直至各乡镇、街道都有,第一时间将信息逐级报送到雅安市信息报送平台,这是信息工作的主渠道,好比是树木的根;同时,市信息公开办善于从省市会议文件以及报刊和网络中寻找信息报送点子,在市办公室内部实行全员制,以便多元化全面收集我市、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信息,这些都如同树木的根须。有了根和须广泛汲取信息营养,“消息树”自然能茁壮成长。
同时,市信息公开办工作人员不断增强工作感,牢固树立政务信息不仅要服务领导决策,也要服务雅安跨越发展的大局观念,立志通过自己的工作,及时全面科学地向省反映雅安经济社会发展措施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积极争取省对雅安的支持。今年的《雅安市面临震后地质灾害多发严峻形势》《雅安市采取措施积极做好震后就业工作》等多篇专报得到省领导的批示。
兢兢业业忙工作
围绕“四点”强“六勤”
优异的成绩来源于科学的信息收集机制,同时也离不该办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的工作。
一直以来,市信息公开办围绕“四点”强“六勤”,切实做好政务信息工作。一是明确全年工作重点;二是把握市内近期工作着力点;三是寻找领导和上级关注点;四是发现社会热点。积极按照市委、市重点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上述“四点”选好信息采编内容,以科学重建、生态城市建设、扩大合作、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综合枢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旅游新兴产业、社会管理创新、民生工程等方面工作为切入点,做到脑勤常想、眼勤常看、耳勤常听、嘴勤常问、腿勤常跑、手勤多写,针对性地开展信息调研,挖掘亮点、总结经验、提炼精品。特别是在应急救援和过渡安置阶段,市信息公开办的工作人员,每天接打数百个电话,及时联系县(区)、部门,及时收集第一手信息,及时将雅安的抗震救灾信息如实地反映到省,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建设双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市信息公开办还将紧紧围绕灾后科学重建这个中心工作,以“科学重建、民生优先、安全第一、生态、创新机制”等方面为切入口,强化信息采编报送,为我市夺取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双胜利提供强有力的政务信息保障。
雅安日报 记者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