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子女教育> 文章内容

子女教育共筑同一个梦想 让农民工子女真正能公平教育

※发布时间:2013-6-14 19:29:58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提要]应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绕不过去的坎儿。我们共同的绝不仅仅是这一群体“上不上学”的问题,而是关乎未来城市品级和人口素养的大问题,关乎未来城市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命题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农民工子女学校渐行渐远直至消失,都市农民工子女将全部被纳入公办学校就读。

  应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绕不过去的坎儿。我们共同的绝不仅仅是这一群体“上不上学”的问题,而是关乎未来城市品级和人口素养的大问题,关乎未来城市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命题

  特殊的社会群体

  “六一”儿童节虽然已过,但上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讨论得仍然很是热烈。这中间,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催生出持续不断的都市民。2.26亿农民工,是现代都市不容小觑的特殊社会群体。日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抽取的126万人口样本推算出:我国0-17岁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共有9683万,并且还在逐年增加。其中,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给相关城市发展特别是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数据显示,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剧增,从2000年的346万(其中农民工320多万)猛增至2010年的898万,年均增长约55万。近10年,来沪务工人员“举家迁移”趋势明显,在沪生育比例大幅提高(2011年15-49岁流动育龄妇女生育子女中有58.8%在沪出生),其随迁子女的比例也逐年攀升(从2001年的28.6万人增至2012年的53.8万)。2012年12月上海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沪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绕不过去的坎儿

  权威部门预测,到2015年上海常住居民和外来人口相加,其学前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将达57.4万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将达93.4万人,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将达61.2万多人(以适龄民工子女绝大部分在沪就读初中计)。如按每班30人计,学前教育阶段尚缺9300多个班级;按每班40人计,小学阶段尚缺8100多个班级,初中阶段缺口将达3100多个班级。

  应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绕不过去的坎儿。对此,除了教育资源扩容和教育资金增拨,更紧迫的是要有一支质量可靠的师资队伍。然而,大规模来沪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涌入,给上海尤其是闵行、奉贤等城郊结合部或远郊区域带来巨大挑战。调研数据表明,“纳民学校”的师资在师生比、性别比、年龄梯度、户籍来源、学历水平等方面均表现出结构性的不合理。如师生比为1∶15-1∶24,教师良莠不齐,学历偏低,普遍缺编,流动性大,而且这些教师无法跻身于职称评审与晋升的行列。

  放眼全球,类似由农村向城市“移民”现象,在、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中同样存在。这方面,美国的教育券制度和特许学校制度、英国的“援助名额法案”、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职业教育制度、日本的义务教育费用国库负担法案、印度的免费午餐制等诸多实招和妙招,可以为我们破解难题提供不少借鉴。

  逐步推进教育公平

  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阻隔和教育体制的,曾经有段时间,农民工子女教育呈“真空”状,由私人举办的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称“简易学校”)也就应运而生。近年来上海全面、有序、统筹地解决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实行“两条腿走”策略。一方面采取扩充公办学校招生计划、设立招收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建立公办学校民工子女班、随班就读等措施,把他们纳入公办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规范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行为,将其纳入区县教育体系统筹管理。上海解决民工子女教育工作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多个行政主体(如市教委、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合作共管,共同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二是宽口径协同解决,从学前、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后等多角度统筹协作;三是顶层设计,兼顾全局、凸显人性、强调时效。这些举措,不仅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全面接受义务教育的难题,而且探索出一种民工子女初中后在沪接受职业教育的新途径。

  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农民工子女学校渐行渐远直至消失,都市农民工子女将全部被纳入公办学校就读。

  正能量消除心理隔阂

  调查数据表明,尽管沪籍家长对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接纳度在逐渐提高,但依然有部分家有疑虑,也有学校校长反映,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致使“家校协同教育”落空。农民工子女家长文化程度低、职业不稳定、经济条件差、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子女学习、教养方式不当等现象较普遍。可见,我们共同的绝不仅仅是这一群体“上不上学”的问题,而是关乎未来城市品级和人口素养的大问题,关乎未来城市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命题。如何秉承海派文化,建立有效机制化解文化冲突,加速农民工及其子女和都市人之间的文化认同和心理契合?如何创设“激活互动”的载体,发挥学校教育正能量,消除“农村人”和“都市人”之间的心理隔阂,实现彼此心灵沟通?这甚至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

  随着户籍制度的深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历史性的话题。我们也,教育公平不等于“搞平均主义”,教育均衡发展也不意味着“同等速度发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在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均等的条件下各个学校实现持续、和谐和特色发展,最终达到强者更强、弱者变强的目标。关注关爱都市农民工子女,有容乃大,任重道远。可以相信,上海有胸怀、有能力,更有智慧,对这个急迫的时代命题呈上满意的答卷,让农民工子女真正能“同一个蓝天,同一个梦想”。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党委、教授、《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蓝皮书》总策划者)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