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对未来6年国家城镇化战略进行了部署。在此背景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研讨。
■背景分析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面临新挑战
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历了从到接纳、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规划的过程,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在逐年提高,“两为主”政策(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接收为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正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武宝瑞所言:“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还存在着大量的政策上的不到位、引导上的误区和实施上的重重困难。”
在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看来,“两为主”是个定性的问题,是个责任问题,而不是定量的问题。针对新的挑战,地方还需要有“大作为”。
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使得未来几年新生儿数量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二是近年来城镇化速度过快,经济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聚集了绝大部分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三是新生代流动人口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新生代流动人口由型向发展型转变,流动方式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流动形态由“钟摆式”流动向在城市稳定生活、稳定工作转变。
流动人口子女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分布的不均衡,对城市教育资源的供给构成严峻挑战。“我们学校把办公室和专业教室都腾出来接纳流动人口子女,但还是难以完全满足需求。”海淀区培星小学朱郁校长坦言,“师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开展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难题。”
这一现状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不无关系。当时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逐年递减,各地撤并了不少中小学校。对此,师范大学袁桂林教授认为,“无论是人、财、物,城市学校都要远远好于农村学校,说城市教育资源承载力不足显然是缺乏依据的。”在他看来,现在不少城市的学位满足不了需求,问题主要还是在管理上,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从短期流动转向长期居住,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需求不再满足于“有学上”,更是希望能“上好学”。除了传统的学业成绩之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其子女能否接受个性化教育。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对京东商城在京外来务工人员所做的调查显示,在312个有效样本中,近九成的人将教学质量列为他们在京为子女选择学校的首要考量因素,近八成的人有个性化教育需求,但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认为现有学校能满足其个性化教育需求。
除了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需求开始向“两头”,即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乃至高等教育阶段延伸。报告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范围从义务教育阶段扩展到整个教育阶段。但是,“目前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具体政策只有一个‘两为主’政策,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阶段的教育还没有具体的政策。”袁桂林教授说。
直指综合性社会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认为,当前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国家城镇化战略已经初步形成。《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了未来6年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思,并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意味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将被纳入国家城镇化战略中进行整体思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表面上看是教育问题,深层来看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单纯育论教育,是很难解决的。将其纳入国家城镇化战略中进行综合解决,才能治标又治本。”二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已达到P的4%,这意味着有更多的经费可以投入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来。三是全国已开始推行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这将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政策决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