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子女教育> 文章内容

亚洲人教育支出攀升 超23中印富人希望子女留学子女教育

※发布时间:2014-10-25 22:07:35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 外媒称,在亚洲过奢侈生活的成本同比下降,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14日报道,宝盛集团2014年生活指数显示,以美元计,亚洲11个城市奢侈生活成本同比下降了5.3%,以本地货币计上涨了1.1%。而、新加坡、孟买和上海的平均通胀率为4.5%。

  “物价已连续三年上涨,现在开始出现一定的回调。”宝盛集团亚洲区主管托马斯·迈耶说。

  报道称,物价回落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孟买和的豪宅价格(占该指数30%权重)分别下跌了17%和14%。

  该指数追踪的11个市场中,有10个市场的商务舱价格已经下降。东京下降了33%,雅加达下降了42%,首尔下降了28%,上海下降了19%。

  这11个市场中有6个的酒店套房价格也出现下降。现在,在宾馆房间过剩的上海,酒店套房的价格便宜了31%。

  报道称,葡萄酒市场不容乐观。在11个市场中,一瓶2000年的拉菲罗斯柴尔德葡萄酒价格只在雅加达有所上涨。由于中国的反腐运动了宴请需求,因而拉菲在中国的跌幅最大。

  手表则通过供应,成功维持住了价格。一块劳力士手表的价格在下跌了5%,但是在上海上涨了9%。

  报道称,在亚洲市场,绝大多数奢侈品的价格都在走低。与这一趋势相反的是教育。宝盛集团亚洲业务的高管人员梁伟文说:“教育仍然坚定地占据着首要地位,今年的榜单上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当其他和奢侈生活有关的价格回落之际,海外高校和寄宿学校的学费依然以两位数的速度上升。”

  对于生活在东京的人们而言,上大学的成本之所以激增44%部分原因是日元贬值。和上海的中国富人面对的上大学成本增幅最低,分别为22%和21%。

  报告还针对来自中国内地、地区、新加坡和孟买的800名父母进行了父母期望值和投资的相关研究。

  研究显示,亚洲人中,在父母期望子女接受教育的年限方面,中国人和印度人显得最为进取,约有三分之一的印度富人以及超过五分之一的中国富人希望子女获得博士学位。

  他们也是最希望子女接受海外教育的一群人。印度和中国的富人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希望子女到海外留学。

  2013年2月1日晚,在一家俱乐部,一名中国留学生在表演民族舞蹈。当晚,的中国留学生举行春节联欢会,向祖国人民拜年。(资料图 记者李骥志摄)

  延伸阅读日本:孩子教育支出压力大

  新华网东京5月31日电(记者许缘报道员金德俊)日本是极其重视国民教育的国家,而家长们养育子女最主要的支出也是在教育方面。根据资料,日本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补助偏低,税收优惠也有限,致使家庭负担过重。日本国内有意见指出,这是现今日本少子化的原因之一。

  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走访了四个日本中产阶级家庭。几位日本家长说,高昂的教育费用使他们身边不少新婚夫妇打消了生儿育女的计划。

  事实上,尽管日本在1972年起便对有儿童家庭进行补助,但多数家长仍感到庞大的教育支出是压在身上的巨石。特别是近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和今年消费税的上涨,更使家长们对的教育福利政策感到不满。

  受访的四位家长告诉记者,家庭支付完繁重的学前费用后,如果孩子能从公立小学一直上到公立高中毕业,将最大程度地为家庭减少支出;反之,如果上了私立学校,家长们将需要一笔较公立学校至少多一倍的教育经费。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做的学费调查,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部上公立学校平均需要花费795万日元(约合7.7万美元),而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部上私立学校则需花费2205万日元,接近前者的三倍。

  此外,与中国家长一样,日本家长也十分重视孩子的课外学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兴趣班几乎是学生们下课后必去之地。文部科学省统计,各类校外补习班方面,小学生年均需花费20.9万日元,初中生年均28.3万日元,高中生年均15.6万日元。

  在日本,虽然对儿童教育的福利政策,但对儿童的养护却有着比较完备的托底政策。在日本,流浪儿童十分少见,《儿童防治法》也明确了这种行为属于儿童。大多数流浪儿童都能在儿童养护中到照顾。据了解,截至2010年,日本有2.9万名儿童在儿童养护中心登记,每年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金,不少民间机构和慈善组织也会给予大力支持。

  延伸阅读家庭子女教育支出差距创新高

  中新网10月16日电据《中国时报》报道,台“主计处”最新完成的调查显示,2010年前五分之一高所得家庭的小孩有83.2%受高等教育,续创新高;而后五分之一的低所得家庭小孩受高等教育的比率略降至57.7%。另外,家庭花在教育支出上的差距,也续升至12.3倍的历年最高。

  为了解不同家庭小孩受高等教育的情况,台“主计处”运用2010年家庭收支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依家庭可支配所得排序分为五等分,收入较高的前五分之一家庭18至23岁小孩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近十年来持续升高,2010年已经升至83.2%。

  收入最低的后五分之一家庭因为受到经济条件的,18至23岁的小孩受高等教育比率在2010年降至57.7%,与高所得家庭的差距有渐趋扩大的现象。

  台“教育部”官员表示,低收入家庭这项比率以近5年虽略有降低,但降幅并不明显,也有可能是抽样误差所致。事实上,台近年来也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不但自2011年7月起减免中低收入家庭,25岁以下子女就读高中职以上学校30%的学杂费,而且放宽就学贷款还款年限。

  虽然低收入家庭的小孩也有逾半数能进大学读书,但是他们究竟是读公立大学多?还是读私立大学多?

  台“教育部”官员表示,以2009年家庭收入较低且申请学杂费助学贷款的学生分析,其中读公立大学者所占比率仅20.1%,有8成都是念私立大学。而以2010学年度而言,公立大学一学年(2学期)学杂费为59490元(新台币,下同),私立大学却高达109806元,读私立大学的负担确实较为沉重。

  依家庭收支调查的资料也显示,前五分之一高所得家庭1年的教育支出达70205元,后五分之一低所得家庭仅5700元,前者是后者的12.3倍,10年前仅8.8倍,富人小孩显然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但“教育部”官员认为,倍数所以持续扩大也可能和高所得家庭组的小孩较多有关,详细的统计有待进一步研究。

  延伸阅读中国赴美留学生低龄化 意外伤亡事件中90后渐增

  中新网10月15日电据美国《世界日报》编译报道,中国赴美留学生近年来疯狂增长,且呈低龄化趋势。同时,留学生发生车祸、溺水、被等悲剧也随之增长。仅南、亚利桑纳州、新墨西哥州、夏威夷,中国留学生2014年至10月就已有十多人意外死亡。

  绝大部分意外都是年轻“90后”,最小只有16岁。交通安全引起的悲剧占一半,剩下还有两起溺水死亡,两起嗑药、喝酒,一起,一起。

  在美国的所有国际学生中,中国留学生已超过印度留学生,稳坐头名。以2005年至2013年近8年间中国留学生数量变化为例,赴美留学生人数从2005年的62,582人增长到2013年的235,597人,8年间的变化达近4倍。在这些增加中,本科生从9309人增加到93,768人,超过10倍;但增幅最猛烈的是赴美就读私立高中的小留学生,他们从2005年的65人增加到2013年的23,795人,增幅高达365倍。(张敏毅)

  延伸阅读中国留学生谈意大利中国元素:中文像一门显学

  中新网10月15日电据《欧洲时报》报道,考上大学历史系硕士的信美利,被分到意大利史研究方向。当时对意大利史并无太多兴趣的她,在导师的要求下,开始学习意大利语,而启蒙老师是一位地道的意大利学生。

  一年的意大利语学习,让信美利一步步走近意大利,她还借着交换生项目,前往罗马交流半年。“我确实是在学习了意大利语后,才开始真正喜欢上我的研究方向,也喜欢上了意大利”,这种感受让她在硕士毕业后决定去意大利攻读博士学位。

  意大利人太热情 留学生变“话唠”

  两年前,信美利成功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学金前往意大利,攻读方向是意大利国际关系史。

  在意大利开始学习生活,这个民族奔放的性格也改变了信美利的一些习惯。“意大利导师常对我说,意大利民间有最好的演员”,这句称赞意大利人的评论并非虚言,她说自己很乐于听意大利朋友聊天,一个寻常的故事经过朋友的,再加上手舞足蹈的渲染,就呈现出戏剧化的色彩。

  “意大利人很直接,表现力丰富,悲喜都写在脸上,一点不矫揉造作”,这是信美利的评价。

  除此之外,她也感受到意大利人的友好。在决定前往意大利学习的时候,信美利就想要与意大利人合住,学习语言的同时,实地感受意大利文化。

  信美利承认在意大利的学习生活,语言仍是一大挑战,她不断适应意大利语,语言进步很快。其中,意大利室友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让她倍感温暖。

  与她合住的是4位意大利室友,5个人常一起吃早餐或一起做饭。在一起交流时,信美利常要先想好怎么说再表达出来,生怕说错句子。室友们会耐心听她慢慢讲完,如发现语法错误还会纠正她。信美利只要有问题,室友必答。

  信美利告诉记者,意大利语有神奇的魅力,发音时要大声夸张地说出来,不能小心翼翼地发声。长期的发声习惯,让她不再胆怯和羞涩,她也发现自己性格中很多潜在的模样都被挖掘出来。

  之前的信美利是一个文静的女生,不太愿意与人沟通,待和意大利人接触后,她发现“自己身上积累的热情爆发了出来”,连她的亲人都说她由内向变得开朗,她笑说自己现在也会对别人话唠模式。

  意大利室友对中国很好奇 二锅头赛伏特加

  佛罗伦萨是欧洲知名的艺术中心,这里也吸引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前往深造。“仅在佛罗伦萨大学的中国学生数量就超出了我的预期”,信美利说,在学校中,迎面常会走过中国学生,食堂里也会碰到用中文交流的学生。

  4年前初到意大利学习的信美利,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中国驻意的活动。当时罗马正处在博物馆免费期,文化处在博物馆播放中国电影,邀请中国文化人士开办。“在罗马,中意两国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较多,近些年应该更多,佛罗伦萨就相对少一些”,她说。

  在信美利眼中,意大利最显眼的中国元素就是在那里生活的中国人,随处可见勤勉的中国人开着各式小店,大学校园中也有很多中国人的面孔。

  信美利说,中国元素也吸引着意大利人。“在意大利,中文像一门显学”,意大利的高校也设有中文系,学校里常有学中文的意大利学生上前搭讪,越来越多人开始学习中文。

  回到家,信美利的意大利室友也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信美利成为她们了解中国的窗口。“她们从未和中国人生活在一起,只是从和书籍中了解中国,对中国的、教育、民生都很好奇”。

  于是,信美利就负责把中国的现状告诉室友,一一解答她们对于中国的疑惑。谈话中,信美利也感到意大利人对于中国并不了解,对于中国有很多。

  “我老师的一位意大利朋友竟然惊叹于中国有高铁”,信美利说,面对意大利朋友的好奇,她会他们多看多听,并欢迎他们去中国走走,感受中国的不同层面。

  和意大利室友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她们也感受着佛罗伦萨这座城的艺术气息,看戏剧、看电影成为读书生活之外的选择。

  室友也常常呼朋唤友,在家中举办,烘烤甜点,制作意大利传统食物,信美利也会加入进来。朋友们会携带红酒赴会,为增添气氛,不擅喝酒的她也会小酌一杯,听大家聊天。

  看到意大利朋友如此喜欢饮酒,信美利在去年圣诞节时专门从中国超市买了一大瓶二锅头送给室友,想让朋友品尝下中国人常喝的白酒。室友喝过后竟然跑过来跟她说,“天哪,从没喝过这么辣的酒,这酒比伏特加还要烈”。信美利笑说没想到二锅头让意大利朋友这么惊奇。

  信美利说,在意大利留学,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意文资料,周围有纯正的意大利语言,身边还有一群意大利朋友,让她实实在在深入意大利文化中,这是在中国不能体会到的。(吴青)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