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日电 意大利欧联通讯社1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海外华侨华人教育子女和培养民族情操不仅要从儿童抓起,更要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新生代。
评论摘编如下:
生活在欧美国家华侨华人在对待子女教育的问题上,大多数人由于对旅居国的文化知之甚少,慑于语言的障碍,虽十分关心子女学业,有望子成龙。但多数人迫于力不从心,只好选择任由子女发展。
在欧美国家长大的华人子弟“香蕉人”现象的存在,可以说与华人家长失于言传身教不无关系,从而造成了第二代、第三代华人其行为准则全部西化。
不同民族在、礼教上有着极强的差异性,就标准而言,不能说哪一个民族更好。但是,作为炎黄子孙中国观的缺失,不能说不是在民族传承上的一大失误。
在海外,华人子女直呼父母其名的大有人在,和父母赌气离家出走的亦不在少数,遭父母责罚常年不理父母的更是不乏其人。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的之下出孝子的理论在根本行不通,父亲打儿女不再天经地义,甚至违法。以至于多数华人在面对子女不听话时,不能责罚,选择无原则的去子女行为。
中华民族作为文化大国、礼仪之邦,礼教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
读《礼记礼器》一文,“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合于,理者也”。通俗地讲,礼,是社会基本秩序、群体秩序、家庭秩序的标准,是个人行为规范于和行为的标准。
礼学教育、培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个德培养建立是维系一个民族情操的根基,一个德情操的建立幼儿教育是基础,任何都会助长新生代华人民族观的缺失。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印证了德教对人的一生行为影响,也印证了礼教从小抓起的必要性。良好品德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尤其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培养子女良好的不仅要从幼儿期抓起,更应注重言传身教。
众所周知,家庭是教育下一代启蒙之所、是孩子接触最早最多最深的生长。父母良好的情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品德培养、情操的熏陶,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作用。海外华侨华人只有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用模范行为为孩子做典范,才能够培养出孩子的优秀品质。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青少年即是希望,也是未来,更是一种民族传承最有力的支撑。海外华侨华人对子女的培养教育,是对个人和家庭的失责,是对民族传承的渎职。因此,海外华侨华人教育子女和培养民族情操不仅要从儿童抓起,更要通过言传身教去影响新生代。(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