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百姓新闻> 文章内容

百姓新闻走转改”让新闻作品与老百姓产生共鸣

※发布时间:2013-7-24 22:12:34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乌鲁木齐采编中心记者李妍昕在乌鲁木齐县硫磺沟小学采访 逄娜 摄

  乌鲁木齐采编中心记者张婷婷采访快速公交智能系统安装人员_张亚平 摄

  乌鲁木齐记者马仁婷在牧区采访 张亚平 摄

  乌鲁木齐经济《生活在首府节目》开展为贫困儿童义卖活动 宋宁 摄

      中央要求当代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中的应当在上、在基层、在现场,只有在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只有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只有在现场心里才会有。

      走基层:走到最基层

      新闻工作者走基层一定要走到底层,走到最基层。哪里才是最基层?人民群活和生产就是最基层。只有走进这个“最基层”,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喜怒哀愁。有人说:“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新闻战线上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才能在新闻写作上真正反映民情”。

      自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乌鲁木齐人民在新闻写作上有了很大的改变,编辑、记者也有了很深刻的体会,新闻部编辑李小芳说:“通过下基层,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报道要和受访者交心,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受访者的意愿,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事实”。

      2011年,乌鲁木齐开工建设了27个棚户区项目,计划建设房屋套,到2011年11月已开工建设房屋套,从这两组单纯的数字看不到这背后的任何故事。2011年12月,乌鲁木齐人民走基层记者从100公里外的后峡四井田煤矿开始进行棚户区的采访报道。四井田煤矿始建于1958年,50多年里,这里的矿工们,甚至有的几代人都一直生活在这片低矮破旧的棚户区,谁能想象在海拔2500米的山区内,在一片地窝子中能建起楼房,当记者走进矿工郭俊柏和陈夫妇的新家,闻着他们家暖气片上散发出的烤红薯味,真正感受到了市委、市为民办实事的决心。新闻部记者张婷婷说:采访中陈哭了,后来他的丈夫郭俊柏也哭了,在后来一直负责保障房建设的棚改办主任也哭了,听到郭俊柏说“当年,我们地窝子被水淹,一晚上所有人抱着被子缩在一起都没哭过,搬到这新房子里我真没忍住”这样的话时,我的眼泪也流了出来。她说:我要记录的就是老百姓最真实的感受和最迫切的渴望,让我们从报道惠民政策的发布者、解读者变成了这些政策在基层实践的实实在在的体验者、感受者。

      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卡帕说过一句话,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同样的道理,新闻需要接地气,如果你的新闻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群众不够近。基层是新闻资源的宝库,只有带着认真的态度,真挚的感情,沉到基层,宝库才能对你打开大门,记者才能真正获得宝贵的新闻资源,走的越近收获会越多。新闻报道只有走进基层,掌握更多事实,才能确实提高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老百姓是我们真正的导师。基层不仅是新闻的富矿,更是前进的基础。还原真实的社情,离不开基层的实践和感受。

      转作风:要真正俯下身

      只有真正俯下身,深入到基层,新闻工作者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有了对群众的深切体认,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闻主题,以深厚的积淀丰富新闻内容,以真切的感受谱写新闻篇章。一些新闻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得到受众的认可,就是因为他们反映了老百姓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各族群众自己的感情,专递了广大人民自己的呼声。

      “走转改”活动期间,恰逢乌鲁木齐市启动了“田”字建设工程。乌鲁木齐人民新闻部记者在采访工程施工时,常常走到一线工人们中间,去和他们聊家常。来自四川的建筑工人老王告诉记者:前一天是他的儿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大喜日子,他一定要好好干活儿,为儿子攒足学费。采访时从捆扎钢筋到固定模具,在炎炎烈日下,老王的脸上一直带着微笑,看着他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的奕奕神采,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建筑工人的幸福。也许对于他们来说,“田”字并没有带给他们太多意义,而通过公平的高考,却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了同等受教育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让家人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这才是他们最想得到的。

      走基层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只有真正脚踩在土地上,心里才能踏实,也只有拥有了心灵的共鸣,才能更好地民的记者。

      在采访“田”字施工期间,974记者邓新惠常常与头顶烈日穿梭于各个口的打交道。天山区大队副大队长陈亚文,每天从早晨7点到岗一直要到晚上9点的晚高峰结束基本不能休息,在采访中他用嘶哑的声音告诉记者,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在执勤的日子里,自己辖区内的道能够更加畅通。邓新惠说:“如果不是亲自在天刚蒙蒙亮的7点,带着惺忪睡眼这座城市的街头,体验一把交通早高峰,如果不是亲眼看见执勤在接受采访时还不时拿起对讲机,用沙哑的声音疏导交通的样子,可能永远也无法拥有这些来自一线的真切感受。

      “勿忘人民”四个字语重千钧,这是新闻工作者杰出代表穆青生前最喜欢最常写的几个字。穆青一生六访兰考,七下扶沟,九进辉县、四访宁陵,西上红旗渠……借由他的笔,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等走进了几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要当好一个称职的记者,我的目光和笔触时刻地不能离开人民”,只有生活在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

      通过“走转改“活动,乌鲁木齐人民记者、编辑、主持人把双脚踩在大地上,深入到厂矿企业、农村牧区、街道社区等各个角落,把话筒对准群众百姓,视百姓为亲人,与他们交朋友,挖掘出了一个个鲜活的新闻故事,把隐藏在、公文中的新闻通过电波鲜活地呈现给了广大市民。

      改文风:发百姓之声

      改文风不是简单地改变新闻写作的方式方法,是要说老百姓的话,报老百姓的事。要做到发百姓之声就必须实实在在地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在实践中形成思想,在现实问题中凝练语言和文字,用老百姓的语言表达思想,写出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乌鲁木齐人民作为地方,理所应当地成为民生报道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在节目中,听众听的最多的是“田字”工程、环卫工人补贴、公益岗位工资上涨、公租房、廉租房的配套建设等,这一系列变化足以证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当然也是报道的重点和亮点。

      比如:乌鲁木齐人民记者在采访一线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现状中,通过一段时间对环卫工人的观察,集中抓住环卫工人免费享用提供的早餐这一典型事例,在《我与市长共进早餐》的报道中,以第一人称“我”来确定的基调,中从一个环卫工人的生活开销着手,分析每天能享用的一份早餐,在生活中节省的相关开支,这样的采访不仅贴近生活,还能让人们更直接地体会到市委、市抓民生落实的信心和决心。

      针对棚户区,记者深入各区县棚户区场所,以普通回迁安置户为采访对象,以回迁前后的变化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反映城市的变迁。《新年请亲朋好友来新家过年》这则新闻,从一个普通市民入手,用老百姓的语言讲出了回迁户的愿望,富有人情味。《山坳坳里的居民楼》这篇报道中,乔迁户郭俊柏说“当年,我们地窝子被水淹,一晚上所有人抱着被子缩在一起都没哭过,搬到这新房子里我真没忍住。”朴实的话语更是催人泪下。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这些文风质朴,鲜活感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民生的报道在乌鲁木齐人民的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这是乌鲁木齐人民在“走转改”活动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改文风不是记者编辑的妙笔生花,它是人民群产生活的凝练。(乌鲁木齐人民记者 王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