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条条水泥铺到前;一座座桥涵通向地头;全镇50%的人口吃上了自来水,年末自来水将覆盖全镇;所有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都有励……在太和县高庙镇,所有这些方便与实惠,都和镇党委王月芹分不开。王月芹说, ...
一条条水泥铺到前;一座座桥涵通向地头;全镇50%的人口吃上了自来水,年末自来水将覆盖全镇;所有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都有励……
在太和县高庙镇,所有这些方便与实惠,都和镇党委王月芹分不开。王月芹说,能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就是我们基层干部最大的责任与荣耀。
民生工程遍地开花
高庙镇地处太和县西北部,南洛高速、漯阜铁穿境而过,是太和县最小的乡镇,与周边的城关、旧县、双浮等乡镇相比,地域优势不明显,经济不发达。如何让全镇迅速发展,更好地惠及群众,成了摆在王月芹面前的难题。
王月芹走遍高庙镇的田间地头,深入到全镇的千家万户,做了详实的调研与规划。
“抓队伍建设,促民生发展”,围绕这个目标,王月芹大刀阔斧地,一项项民生工程遍地开花。
让村民硬化,喝上自来水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很多人对农村道的印象。
高姜村邹庄村民徐国宝今年60岁了,在他的印象中,村里的泥巴严重制约了村里的发展。每逢午收、秋收,老百姓最怕的就是下雨。为修这条,村民们也想了不少办法,集资,捐款,但因为所需数额较大,一直未能修建。
得知这个情况后,王月芹多次来到该村,想办法寻找社会捐助,再配套全镇“一事一议”财政补贴。这条村民已久的水泥,终于在2012年。
像邹庄这种情况,在高庙镇还有很多。
几年来,针对全镇道破损严重、卫生差、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王月芹想方设法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把村级道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
在王月芹的带领下,全镇“一事一议”财政补44个项目共筹资1100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98万元,社会捐助300万元,财政补602万元),新建道37千米,其中水泥32千米。
目前,全镇几乎所有村与村之间的道,都已修成了水泥。下一步,王月芹正规划着,如何将村中修成石渣。
除了修,目前,全镇50%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正在施工的自来水厂将为余下50%的农户解决自来水饮用问题。“让全镇人都喝上自来水,硬化,是我最大的愿望。”王月芹说。
设立镇级助学金
8月初,当高庙镇东刘小庄的刘静接到安徽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还收到了镇里的2000元助学金。
从今年起,高庙镇所有考上二本以上的贫困准大学生们,都可以获得不同金额的励,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镇里设立的教育助学金。
今年,王月芹经多方协调,由高庙镇知名企业家和成功人士捐助,设立了高庙镇助学金,截至目前已收到捐资7万余元。
除了捐助贫困大学生外,王月芹正在谋划着,该助学金将资助更多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和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我们镇,决不让一名留守儿童辍学,不让一名家庭困难的学生为学习费用而担忧。”王月芹说,作为基层干部,少说多做,真正让老百姓得实惠,大家都能看到。(颍州晚报 记者 曹亚/文 卢启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