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单车爱好者展示无车日主题。 耿玉和摄
南庙地区昨实施机动车限行。 本报记者 郎从柳摄
龙虎网讯 9月22日,又到今年的“无车日”。2007年建设部向全国城市共同举办“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迄今已七年,今年全国153个城市承诺开展无车日活动。记者采访发现,南京、南通、苏州等地无车日“限行”遇尴尬,百姓对这种年复一年“盆景式”的无车日活动反应平淡,支持的热情正在减退。
多数司机“限行牌”
今年“无车日”南京的具体限行范围北至建康、南至长乐、东至龙蟠中、西至中华(以上均不含本道)所围合的区域。活动当天,禁行区域只允许公交车、出租车、乘载10人以上的客车及消防、救护等特种车辆通行。这样的限行,被网友称为“盆景式”限行。而记者在限行区看到,多数司机“限行牌”。
上午,记者来到限行的平江府北口,注意到南京市交管局设立的“除公交车、出租车、乘坐10人以上的客车、特种车辆外,其他机动车驶入”牌,十分醒目地摆放在边。然而,在记者持续一个小时的观察中,大部分司机却牌,我行我素闯入禁区。
在南通,市中心两处繁华段也进入限行行列,下午1点,记者赶到现场看到,限行段两头的禁行标志已经被人搬到了边,几乎没有车辆理会。
百姓不买账,认为限行是“走过场”
不仅司机对限行不买账,不少网友认为这种做法形式大于意义,不过是“走过场”。网友“青椒西红柿鸡蛋”说:“你今天限了,明天照样堵,治标不治本。”网友“二团兔团微博达人”说:“限行区域四周的道更拥堵,真是。”
网友们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每年只划定一块狭小的区域限行,确实与无车日宣传的“绿色出行,首选公共交通”的有些出入,反而造成限行周边区域更加拥堵。
“我觉得这个就是形式主义,几乎没有作用。”南通司机项一杰认为,单纯地在9月22日这天“限行”绕一段毫无意义,反而浪费时间,让汽车排出了更多尾气。
“无论什么活动都不应刻舟求剑。”省社科院研究员方明认为,“目前在无车日当天小范围限行的做法,既然老百姓不买账,负责组织实施的部门也吃力不讨好,说明无车日活动到了改改形式的时候了。”
公车带头,比“限行”易接受
记者了解到,今年“无车日”并非只有“限行”一个关键词。镇江、连云港号召骑车出行;地铁全网17条线延长运营30分钟,公交新开8条线都是从小区接驳地铁线;郑州市开通9条微型公交线供市民免费乘坐;上海市今年不再设置“禁行区”,改由市文明办发出,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网友认为机动车限行应该从公车抓起。“西红柿炒鸡蛋”说:“无车日公车全部停运一天,我自愿不开一个月。”有网友直言,“城市管理者们街头,陪我们老百姓一起看一看横冲直撞的电瓶车,挤一挤像沙丁鱼一样的公交车,只有切身体会了,才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去过无车日!”
“低碳出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和百姓共同努力。”南京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交通工程系系主任王卫杰举例说,各级党政机关在今年带头不开车,更多市民“少开一天车”,就更容易让百姓接受。
做实公共交通,比“”更具实效
开展无车日活动的目的,并不是使道上真的没有车辆,重点在于宣传绿色出行的。但记者昨天在调查中也发现,大多数市民愿意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但同时也无奈,绿色出行之并不顺畅。“上还是那么堵,真希望市区里能开设公交车专用道。”南京1公交车司机卢师傅说。
据交管部门统计,近三年来,南京汽车拥有量年均增加17万辆。仅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11.71万辆。“老百姓选择何种方式出行,绝不可能被一年一天的宣传所改变,关键还要看哪种出行方式对他们最便捷。”江苏师范大政学院法律系主任张峰振说。
王卫杰说,在城市公共交通不健全的情况下,老百姓对无车日的并不买账,恰恰值得城市管理者反思。“应该将无车日提倡的低碳环保贯穿于整个交通系统建设中,实现公交无缝对接。”
本报记者 王佩杰 王岩 季铖 葛灵丹 沈峥嵘
本报实习生 黄蒙
来源:新华日报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