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其伦龚世丹郑江南
“现在找村干部办事太方便了,途时间少了不说,办事效率比以前提高好几倍。”前段时间,湄潭县复兴镇阁村水坝组村民姚江辉来到村委会,为侄儿办理子女上户证明,加上上的时间,前后不超过20分钟。
水坝组是离村委会最远的一个村民小组,约8公里。姚江辉之所以如此高兴,是因为现在的水坝组到村委会的不再是“晴天在坎坎上走,雨天骑在沟沟头”的窘境。在以前,从水坝组坑坑洼洼的泥泞小出来,得花费一小时,再找村干部办事,得花一天时间。
“我们现在都愿意出门,愿意和村干部打交道,通了,产业发展了,村干部的工作热情越来越高涨,我们心里自然就舒畅了。”姚江辉乐呵呵地说。告别了泥巴,水坝组越来越多的村民们买上了摩托车,面包车,来回在组里、村里、镇里、县里转悠,不再像以往那么“害怕”走出。
“这个村从一个贫穷村到变成发展村,越来越好了。”阁村村支书姚启才说。
多年前,阁村由水坝村、永胜村、永联村、万寿村合并而成,而时任永胜村支书的姚启才被选出担任阁村的村支书兼主任,管辖范围有18.5平方公里,村委会四个干部要管理1435户5467位村民。
一时间,服务半径扩大,干部又少,姚启才的工作量增加为原先的3倍,忙不过来是常事,尽管每日每夜地工作,仍抵挡不了村民的满腹牢骚。
“找你们办点事还要打发点烟酒钱,哪里像干部?是不是不给好处就不给办了?”“我们住得远,有些干部嫌难走都不愿意下来,村里面啥子情况都不晓得。”“我们要反映点问题,人都找不到,找到了还垮起脸给我们看,你看咋个整?”……面对村民们尖锐的提问和质疑,姚启才既焦心又得另想村里发展的出。
原来,早在2002年,湄潭县实行撤区并村,并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开展以“两减两增三在村”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村级管理体制,即:减少村和村民组个数,减少村脱产干部职数;增加村组干部报酬,增加机关干部到村工作职数;建立干部“工作在村,生活在村,考核在村”的工作机制。随后,原来的369个行政小村合并为120个行政大村,村干部由原来的1700多名减少到500余名。一些村民组距离村支两委办公室最远的有几十公里,仅仅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开村务,以及由有限的几名村干部手持明白纸(卡)进村入户公开村务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村民的需要。
正是这个客观现象的存在,成为渐渐催生村民集中制度的一大客观原因。而又一原因,时值2007年,湄潭县一个叫牛场村的村支两委有4名干部因贪污而全部被撤。随之而来的是,百姓对村委不信任,进而对党委也不信任了,乡干部下去办实事,老百姓都要质疑干部是不是会从中好处。
2008年2月28日,贵州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场大会在遵义市召开。会上,省纪委领导提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应该在“公开”,这是一种监督方式,必须在阳光下进行。2008年上半年,湄潭县村民集中会议制度应运而生。
“百姓和干部心里有了隔阂,如果不把相关职能部门起来,这一制度就搞不下去。”湄潭县纪委副宋聚勇说,建好了平台,今后村民们反映的问题涉及到哪个部门,这个部门就得下基层调研并及时解决,若不能现场解决的,一定要及时给予答复。
再翻看复兴镇的现在,和从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我们都想下基层,都想听到百姓的呼声,能帮他们办成事,干劲自然更大。”说话的是复兴镇党政办主任余强,他负责走访复兴村兰花组、代家坝组和堡上组3000百姓。一个多月的交流和群众会的召开,他直接面向村民,共收集各类意见108条,通过实地勘察、向上争取,解决当地百姓修、人畜饮水等问题数十件。
“现在的干部好,不管遇到再小的事儿,他们都会热心帮助。”村民们纷纷赞赏。一张党群干群连心卡,百姓就能找到干部,干部的电话,也成了24小时不关机的知心电话,让人暖心。
这个在今年5月实施的“干部大走访”制度,让全镇80名干部包村、包组,每周五进村入户,走访全镇百姓了解真实需求,宣传政策、收集、化解矛盾、引领发展,乡村百姓的“心”与“大门”越来越近,村民集中制度真正将干部和百姓的心拉近成零距离,成为湄潭县收听、服务百姓的精彩缩影。
记者手记
从百姓骂干部,到百姓赞干部,这个明显的转变离不开湄潭县党委为民服务的民生关怀。面对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干群间的隔阂难题,该县不断探寻出,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敲开了彼此的心灵大门。要让制度更透明,要让干部更脚踏实地,要将百姓放在首位,缩短的不仅仅是乡村百姓和“大门”的距离,更是两者间心心相系、心心相依的距离。(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