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百姓新闻> 文章内容

共圆新闻梦 一你同行_百姓新闻

※发布时间:2014-10-5 17:34:23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本报“我爱中山”活动深入。

  黄志强

  刘洪希

  黄忠

  刘香霞

  李松林

  林茹珠

  林鸿钦

  有这样一群人,你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但却经常见到他们的名字;他们不是记者,却贡献出一篇篇优质的新闻;他们像勤劳的小蜜蜂,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为老百姓送上最新鲜、最火辣的新闻;他们用最前沿的资讯、最专业的新闻,丰富着广州日报的内容;他们以饱满的笔触,写出大量有深度、有品位、有价值的新闻,使《广州日报·中山新闻》在中山市民中形成良好的口碑。他们是背后的新闻工作者,他们是联系各个部门与的桥梁,他们共同的名字叫做“通讯员”。

  《广州日报·中山新闻》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广大通讯员的支持。6年来,我们与他们保持着愉快的合作关系;6年来,我们与他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在此,我们对各位通讯员过去几年来对本报的支持和辛勤工作致敬!今天,他们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展示出自己最亮丽的风采,书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情。各位读者,快来听一听这批优秀通讯员的,看一看他们与《广州日报》之间的故事……

  文/图 记者贺风玲整理

  我曾有一个记者梦

  萨特曾说,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就是给人带来。曾想到纸媒工作,做一名以笔为剑,奔走天涯,为民立命,抵达的记者,甚至一度认为,那是我唯一的归宿。《广州日报》便是这样一份令人尊敬的。虽然我的记者之梦未能如愿,但对《广州日报》的关注未曾间断。

  每日在城中奔波,随着公交车流浪,每每摊开《广州日报》,或刷其微信,中音乐缓缓流出,阳光打在身上抑或晚霞映入眼帘,车上世界暂时与我无关,我进入一个新的天地。掌中的资讯连接八方,关乎真实,关乎,丈量生活,丈量生命。车不断开往目的地,上鲜活的社会百态,冷暖同时不断逼近你的内心,你,不要自顾埋头前行,而忘了当初为何出发。

  人是之尺度。由于工作缘故,跟《广州日报》记者朋友交往颇多,亦能更直观理解这份为何历久弥新,富有生命。在这些朋友中,一次次的采访,他们公私分明,刨根问底,未获答案,不愿;一篇篇报道,有时揭黑论短,秉承,虽遇阻滞,。在时代巨轮高速碾压之中,他们奔波生活,但总比平常年轻人多了一份日渐稀少的,力求以文为器,如愚公移山,推倒旧规则,重建新价值。

  时代风云巨变,纸媒纷纷转身,有时记者不免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我曾认真问过《广州日报》一名记者,在恶搞为王、价值观混乱的年头为何仍要痴心,他淡然说道,“有人说记者就是记着。在万众欢腾之时用心聆听,安静之时努力要说出自己的声音。或许做不了一瞬间洞穿的阳光,但我愿意如同一束微光,拥抱身边的另一束微光。”看着他微微涨红的脸,略带骄傲的表情,我竟一时沉默。

  (中山市青少年宫通讯员 林鸿钦)

  这些年,我与《广州日报》一起成长的日子

  因缘际会,巧合。几年前,我从儿科调到了办公室,主管宣传,自此便和记者们有了密切的关系,也更有机会与这个群体共同成长。

  幸琦昕、张翔宇、贺风玲……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让我在忙碌的节奏里停下脚步,回忆起那些温暖的成长岁月。

  四年前,我接触的第一个《广州日报》医疗线的记者是幸琦昕,我叫她小幸,一个长发飘飘、风一样的女孩。那时我刚开始接手宣传工作,一片慌乱,毫无经验,唯有热情。小幸谦虚好学,我“好为人师”,一来二去,随着她医学常识的丰富,我们的合作越来越轻松。采访之外,我们还交流医院的人文和,彼此互相倾听。

  正当我和小幸的合作渐入佳境的时候,她却突然要调回广州,的是个小帅哥张翔宇,他温和帅气、娃娃脸,我能从他眼中窥见善良。朋友般的信任成了我们后来合作的基调。最近两年中山彻底消灭医闹,新闻报道更多地集中在医疗技术和服务方面,是我们医院的拳头技术,相关事件的见报率渐高,翔宇会真诚地提醒我有些细节不宜。与他接触过程中,我们互相进步,共同成长。

  半年前,又来了一位脸若银盘,声如温玉,名叫风玲的女孩,这姑娘年轻又单纯,做事也非常认真负责。她来的时候,我在新闻业务、与打交道方面已经驾轻就熟,唯一不变的是热情和真诚。因为风玲的认真,我每次都会花费很大精力和时间为她搜集资料,有时即使下班了我也会积极帮她联系医生。在一次次的沟通与磨合中,我们时常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我时常唏嘘,在职业道上还能走一条僻径,体会别样人生;我时常感叹,守住职业的底线原来就是好运的源头;又时常,在这条略显荆棘的上所遇之辈居多,使我的“跨界”成长之充满温暖的瞬间!

  (中山市人民医院通讯员 林茹珠)

  六年,对《广州日报·中山新闻》难忘、难舍

  “六年了!”猛然一惊,不知是时间过得太快,还是对这份太过熟悉,觉得这六年来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这么近、这么亲。

  难忘,是那一次次的合作经历。六年来,最难忘的是与《广州日报·中山新闻》跑线记者一起采写的那一段段愉快的合作经历。不会忘记,这6年间先后接触过6位不同的跑线记者;不会忘记,在一次次事故现场中与记者们并肩作战、合作无间的采写经历;不会忘记,一篇篇新闻在刊登后曾经引起的关注和好评……

  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2012年11月,《广州日报·中山新闻》在中山同城率先报道了东升镇“最生”罗敏玲火场救火事迹,并在接下来的2个多月时间内,与消防部门联手推出28期的“119消防伴我行”宣传专栏,深入挖掘与市民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涉及防火灭火及逃生自救常识的鲜活案例,引导社会关注消防安全、掌握消防知识和技能。本人自始至终经手该专栏的策划、选题及与跑线记者的沟通协调事宜,在此期间深刻感受到了《广州日报》作为主流在公益宣传方面的强烈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难舍,是那份独特的气质和温度。六年来,无论是在消防部门,还是在海洋渔业部门,广州日报中山新闻都是我工作上的良好合作伙伴,也是生活上掌握各类资讯的有益参谋助手。在与她一起走过的六年岁月中,一种满载正能量的充实感、幸福感一直伴随着我,其中有见到自己作品频频见报后的激动和感谢,更多的是对其不同凡响的个性和择善固执的品质的认同和赞赏。衷心祝愿《广州日报·中山新闻》今后继续保持这种难得的气质和温度,得到更多市民的关注和认可。

  (中山市海洋与渔业局通讯员 黄忠)

  与为伍 乐在其中

  在从事法律工作4年后,因岗位调整缘故,负责单位宣传工作的我竟然跟扯上关系了,暗自欢喜小时候希望自己文章上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然而,刚开始的几次均被“狠狠毙掉”了,心里那个伤啊,只能自己慢慢体会。终于发现,原来通讯员工作远没自己想的简单。

  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新闻敏锐性,浏览《广州日报》等主流和各大新闻网站成了每天必做的功课,渐渐地我养成了一个多看、多想的习惯——这新闻好在哪里?这新闻新在哪里?这新闻吸引人的点在哪里?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写?换个角度写会如何?怎样写可能会更好……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我写的通稿的采用率终于“蹭蹭”往上蹿了,心里无比开心。

  在工作中,我与《广州日报·中山新闻》的记者是合作关系,我们经常探讨新闻业务,去年还被广州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也是对自己业务的一种肯定;在生活中,我与《广州日报·中山新闻》的记者是好朋友关系,我们谈天说地,偶尔还会小聚一下,放松心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的我,非常享受广州日报通讯员这份工作带来的乐趣!

  (中山市第一通讯员 刘香霞)

  我与《广州日报》的不解之缘

  记得小时候,每天吃完晚饭,母亲就一边敦促我们姐弟俩做家庭作业,一边在一旁看《广州日报》。看到上一些煲汤、菜谱、疾病防范的小知识,母亲还会用笔记本抄下来以作备用。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广州日报》有了一种特殊的情结。从小学到高中,《广州日报》成了我的课外读物。大学我考上外省的学校,因学校附近都没有《广州日报》,让我觉得浑身不自在。一次回家途中我偶然发现火车站附近能够买到《广州日报》,于是每天骑车一个小时到火车站买《广州日报》成为了我大学的“必修课”。

  工作后,信息工具虽然越来越发达,利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但我对《广州日报》的喜爱丝毫未减。作为儿子,我把它当作孝顺父母的一份礼物,我知道父母都是他们的粉丝;作为父亲,我把它当作记录孩子成长的工具,从孩子出生、一周岁、二周岁、三周岁,我都会特别地把当天的《广州日报》收藏起来,我想让他长大后可以回味儿时的成长点滴。

  如今的我,有幸成为了《广州日报》的通讯员,每当看到我的文章发表在上,我都会非常开心,因为它客观、全面、迅速地向群众传递了爱护、地球的知识、让市民看到环保部门为蓝天白云作出的贡献,也拉近了部门与市民之间的距离。

  三毛曾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我觉得用它来形容《广州日报》对我人生的影响一点也不为过。

  (中山市环保局通讯员 黄志强)

  这六年,尽显责任和担当

  新闻在关注国家、大事的同时,也肩负着对社会事件、热点事件、疑难问题及时报道,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引导市民崇尚法规,回归,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的责任。事实上,《广州日报》中山记者站不止做到了这一点,站领导及跑线记者潘斌等人甚至亲身参与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循序前进,潜移默化,也必须走社会化道,全社会参与。因此,就有了《广州日报》社中山记者站与部门2011年的“新马”活动,一批志愿者身穿印有“新马”字样的黄马甲,城区各主要口,行人勿闯红灯、乱穿马;有了2012年在全民健身广场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文明出行幸福一生”系列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启动仪式;还有了2013年“齐修身,行文明”——中山“车让人”励活动。这一活动至今仍在进行中,截至目前共有7批次304名文明司机获得表彰。这种与违法处罚相对而行的文明驾车励活动为推广“车让人”文明交通行为树立了榜样作用。

  《广州日报·中山新闻》创刊六年,是我与《广州日报》记者快乐合作的六年,也是中山支队与《广州日报》社中山记者站双赢的六年,更是我们为中山市民带来福祉的六年!

  (中山通讯员 刘洪希)

  《广州日报》,

  写首赞歌献给你

  《广州日报》,我的老朋友!14年前,我们在大学的图书馆相遇相识,从此我们成为人生挚友,我对你爱不释手,总是从头到尾细细品味一番,在你的世界里尽情遨游。

  10年前,我们又在伟人的故里中山相逢相知,从此我们成为同伴友人,你对我关爱有加,让我从稚嫩中,在你的世界里渐放光彩。

  《广州日报》,你是我的良师益友,你丰富多彩的内容总是给予我灵感和知识,你陪伴我慢慢成长,在你的世界里我读懂了新闻。

  《广州日报》,你是我的亲密伙伴,为了能让你对我高看一眼,我总是废寝忘食,埋头采写,终于在丰收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庆祝。

  “追求最出色的新闻,塑造最具公信力”的理想使你历经风雨而依然屹立不倒,坚韧、创新、包容的人生态度终将使你更加发展壮大。

  《广州日报》,我的老朋友,是你的敦敦,让我学到了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开拓进取是新闻的追求,我持之以恒地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我们能携手同进,书写更美好的明天!

  (中山边防支队通讯员李松林)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