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4日A1版(作者:弓玺建伟)获2002年中国新闻版面类二等。
《卡特观摩村民选举》(作者:胡珂珂)获2002年中国新闻消息类三等。
2002年12月9日A1版(作者:弓玺陈震欧)获2003年中国新闻版面类二等。
《昆山:全球化催生“金蛋”》(作者:高坡吴春鸣)获2003年中国新闻消息类三等。
《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作者:高坡)获2005年中国新闻消息类一等。
2004年1月2日A1版(作者:刘文洪弓玺姚喜新)获2005年中国新闻版面类三等。
《台账压垮“小巷总理”》(作者:陈秀雅)获2006年中国新闻消息类二等。
《在苏民工领到了失业金》(作者:周建越蔡跃进)获2007年中国新闻消息类三等。
《生命“火种”接力女孩》(作者:周澜源)获2008年中国新闻系列报道类三等。
《苏州城乡低保提标并轨》(作者:周建明吴军)获2012年中国新闻消息类三等。
获感言
罚“点球”不是一个人战斗
苏报记者平
2007年,我从一名副刊编辑转型成时政部“小巷记者”。那一年,《苏州日报》第八次摘得中国新闻,中国新闻之“苏州日报现象”引得业内瞩目。置身在欢欣的团队里,中国新闻这个梦想的种子就深深地种在了心里。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被戏称为“新闻流水车间”的日报编辑部,从来不乏高手“牛人”。新闻事件发生了,你还在愣神,他已然出发;采访归来,你这里字斟句酌,她那边行云流水一挥而就;从业久了,你不时为疲累,而他们始终如打了鸡血般满怀见微知著,都说梦想就在现实的隔壁。但一个个差距累积起来,这个隔壁就成了千山万水,千年万年,要跨过去,难!
人比人,不想被气死,只有努力再努力。几年间,我不断奔跑着、积累着,城市前行的点滴瞬间,小巷人家的酸甜苦辣,一桩桩新闻一件件事,打动着我,也成长了我。仿佛一眨眼就到了2013年的12月28日。那天,历时三年的城区居民家庭“改厕”工程竣工,早就瞄准了这个绝佳题材的我,抓住了这个“点球”,竟然实现了梦想,直到今天,这份幸运来得让我都不敢相信。
满心欢喜,却深知这份幸运来之不易。就如完成这篇作品的那天,一早我已在清冷的街角等候现场走访;深夜,我还在办公室里一遍遍改稿,第二天见报的版面已腾出在等着我,身边,陪伴着的领导、夜班编辑,没有一声抱怨,只有默默的鼓励这样的经历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回望过往的点滴细节,我明白,支撑我一直坚守梦想的,有鞭策鼓励,也有相携相伴。就像点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的是集体的团结协作。正是身边这个温暖而的集体,让我紧紧地抓住了这份幸运。
逝者如斯,生活如常。曾经一起经历的紧张、疲惫、兴奋、喜悦,都会渐渐淡去,而、专注、团结、成就感却会久驻于心,伴我一直前行。
获感言
文化自觉我守护我骄傲
苏报记者姚永强
我想我是幸福的。在苏州做一名文化记者,或是以记者的身份参与苏州的文化建设,从中收获的幸福感比获得中国新闻更为强烈,更为持久。
我还想,作品《吕成芳:一个人的昆曲舞台》所获项应该属于文化苏州,因为昆曲是苏州文化的一个代表,如果没有这方沃土,没有珍惜吴文化的新老苏州人,昆曲或许早就烟消云散了。如我这样的人对吴文化的宣传,似吕成芳那样的草根艺术家对吴文化的传承,大多数人的文化自觉成就了今天文化苏州的繁荣,也成就了这个项。
有人说,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传统文化中的人们能够正视文化现象,并对其来历、形成过程以及特点和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做出认真而严肃的思考,是文化的,,创建。
尤其是组图中的主角吕成芳,作为苏州昆曲遗产抢救促进会的志愿者,一年三百多个夜晚,她都在平江以清口的方式昆曲。而我只是按下了快门,做了一个摄影记者应有的举动,权当记录这段与苏州文化有关的历史。现在看来,我们都不自觉地实践了文化自觉。
我深知,伴随2500多年来的低吟浅唱,文化就蕴藏在寒山寺悠远的钟声里,深藏在吴门桥静静的流水中,停留在拙政园古老的传说中我也深知,苏州人的文化自觉与生俱来。
我不相信你没有在某个时空,掏出相机或手机,按动快门,把苏州的人文与景致记录下来,或独自欣赏或发送朋友圈与众人分享。于是,作为一名文化记者、一名摄影记者,我真的别无选择,唯有加入你们的行列。
加入文化自觉的行列,不仅仅是为了获。当然,获是种厚爱,包含着更多期许,也意味着更大压力。
如履薄冰,唯有加倍努力。
苏报讯(记者钟边石)一只小马桶,拎出民生改善大话题;一位草根票友,昆曲传承舞台上余音绕梁的精彩第24届中国新闻榜单上,通讯《甩掉一只马桶有多难》、新闻摄影《吕成芳:一个人的昆曲舞台》两件作品再度为苏州赢得了荣誉。以普通百姓视角,报道民生题材,讲好苏州故事,这两件作品的成功“冲金”,再次彰显了《苏州日报》充满人文关怀的办报、苏报民生新闻的魅力。
马桶曾是苏州等江南地区古城民居一大特点,但也成了江南百姓都过上现代化生活的障碍。小小一只马桶,承载着旧的生活方式,反衬着古城、民生改善的“老”问题:受制于古城基础设施欠账多、建设“红线”规矩多、居民拆迁难等。2010年,苏州市下大决心,投23亿元,实施城区居民家庭“改厕”工程,让最后两万余户居民告别“马桶生活”,共享发展。作品以工程宣告完工为节点,通过梳理工程实施中的资金、技术和全覆盖等难题及破解方案,还原了老问题被攻克的历史,记录了“改厕”工程为苏州古城、民生改善带来的可喜变化。该作品曾获2013年度江苏省优秀作品通讯类一等。
昆曲600年传演不息,被称为“百戏之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高雅艺术曲高和寡难免寂寞,“草根”粉丝传承文化不惮孤独。业余昆曲演员吕成芳一年演出达300多场,把昆曲表演与历史、器乐演奏、观众互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以清口的方式给普通百姓。新闻摄影《吕成芳:一个人的昆曲舞台》,多侧面、多角度地抓取了她的演出、排练、生活场景,将她与昆曲之间无法割舍的情感生动自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品曾先后获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金、中国新闻摄影金。
民生新闻成功冲击中国新闻,这在《苏州日报》并不是第一次。《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台账压垮“小巷总理”》、《在苏民工领到失业金》、《苏州城乡低保提标并轨》12年来,在《苏州日报》拿到的12个中国新闻中,有关民生题材的超过一半。对此,本报读者、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陈霖认为,苏报民生新闻屡屡站上中国新闻领台,当归功于其日趋显明的新闻和专业。《苏州日报》这些年来颇为自觉地追求关注民生与政策导向的关联,展示地方特色与撩动社会神经的相通,开掘日常生活的新闻资源与提升、淬炼新闻价值的同步。这些获作品都是从普通视角切入重大的主题,以新闻专业素养呈现生动的细节,彰显出苏州本土、经济和文化特色与底蕴,也从一个侧面为《苏州日报》的成功提供了不断更新的脚注。
专家点评
贴近民生水到渠成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教授、新闻系主任陈霖
刚刚揭晓的第24届中国新闻,苏报记者平采写的《甩掉一只马桶有多难》、苏报记者姚永强拍摄的《吕成芳:一个人的昆曲舞台》分获通讯类、新闻摄影类三等。骄人的成绩又一次刷新了《苏州日报》斩获中国新闻的纪录。
这样的成绩放到新闻操作的层面来看,当归功于《苏州日报》日趋显明的新闻和专业。《苏州日报》这些年来颇为自觉地追求关注民生与政策导向的关联,展示地方特色与撩动社会神经的相通,开掘日常生活的新闻资源与提升、淬炼新闻价值的同步。这次获作品可谓上述新闻追求的典范之作。它们都是从普通视角切入重大的主题,以新闻专业素养呈现生动的细节,彰显出苏州本土、经济和文化的特色与底蕴。
就新闻专业的基本功而言,两个获作品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光影景别,都准确到位,采访也极为扎实。《甩掉一只马桶有多难》,巧妙地将“难”字作为叙事的推动力,贴近原生的场景,勾取丰富的细节,采纳众多的消息来源,将民生工程的意义真正地落在“民”的切实感受之中,从而告别那种简单的、唯上的政绩宣传模式,在表现出体贴亲民的风采的同时也了执政为民的。《吕成芳:一个人的昆曲舞台》着力表现出昆曲这一苏州的文化名片后面鲜明的个体存在,从场景到细节,从神态到心态,从背景到主体,在变幻的光影和绚烂的色彩中,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普通而又奇绝的人物故事,苏州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题自然地缝合其间并得以凸显。
最近十多年里,新闻传媒事业因应新的媒介技术,新的社会形势,谋存和发展空间,可谓压力和动力同在,危机和生机并存。身处这样的传媒格局中,作为苏州市委机关报的《苏州日报》,将锐意作为立身之道,从版面设计到议程拟定,从新技术应用到市场战略,从改版、扩版到专版、栏目的推陈出新,从采写到编辑,都显示出强烈的创新意识。恰恰是在这十多年里,《苏州日报》的消息、版面等十余次获得中国新闻最高,此次获门类又扩大到通讯和新闻摄影。这些充分表明《苏州日报》对方向的把握和对自身潜力的开掘卓有成效,也预示着它将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平
常怀平凡心落笔总关情
苏报记者顾志敏
对于我这样的“小字辈”,中国新闻的“苏州日报现象”一直是个传说。没想到,这一次,传说离我的距离是如此之近得主之一是我的老师平,我俩还曾经一起跑过街道社区。听闻刘老师得了中国新闻,我的心情就如身边老友买彩票中了千万大一样既欢喜,又有点“复杂”。
真的替她开心。同样是得,有人是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有人却是缘写在脸上,志在迟早必得。在我眼里,刘老师显然是后一种人。
记得进后,第一次跟着她去社区采访,是一次消防演练。一到社区,工作人员围上来,热闹地聊开来,就像她也是社区里的人一般;走在小区里,来参加演练的不少居民都会和她打招呼,像老朋友一般熟络,让我暗暗羡慕。
慢慢地才知道,之所以这么熟,是因为她社区跑得忒勤快,没事时就去坐坐。社区里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居民,也都爱跟她处,不为其他,跟她聊天就像是朋友之间,很放松没有拘束。话题从到日常生活,无所不及,比如“你的头发做得很漂亮”“听说有家店的衣服不错,改天一起去看看”有时候,这些话题琐碎得让我这个小伙子倍感无聊,只能在心里默唱起“时间都去哪儿了”。
但就是在这看似无聊的拉家常中,聊着聊着,社区里的新鲜事、,就都冒了出来。朋友多了,遇到紧急采访,哪怕是三更半夜,刘老师抓起电话,直奔采访主题。接电话的人也不恼,一来大家熟了,二来都知道她对工作的用心,谁又会怪怨呢!这份用心还体现在一个个工作细节里,比如她爱穿高跟鞋,却在办公室常备着一两双平底鞋,以备随时换了可以冲出去采访;前一天一起纠结的一个选题,经常第二天一大早上班就找到我,说,“昨晚睡觉前又理了理思,这篇稿子可以这么写你觉得呢?”
跟着她,时间长了,渐渐也能领,一名优秀的记者,要学会真诚地和人交朋友,更要时刻怀着一颗的心,才能笔写我心,多一份包容和从容。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何社区里邻里小事,在她笔下,总能写出独特的韵味;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题材,到了她的笔下,变成一篇篇生动的新闻,一字一句读来,总有独特的细腻与温情。
不要以为拿中国新闻的都只是“工作狂”。刘老师对家庭倾注的心思,鲜活验证了工作生活两不误的可能性。在办公室,闲暇之余,她喜欢和同事们分享一家三口的开心事,女儿更是挂在嘴边的宝贝。午休出去散步,她会留意沿途小店有没有合适女儿穿的衣服、鞋;送来的快递,多半也是为女儿买的。为了扮靓女儿,她学了一手扎辫子的技巧,办公室里露一手,引来不少妈妈赞叹。
有一个细节在办公室传为笑谈:《来自星星的你》风靡那阵儿,母女俩都是铁粉。做早饭时,刘老师特意捏了剧中飞船模样的馒头,哄女儿开心。女儿惊喜之后,地提出“要是能做成都教授就更好了”,让她哭笑不得。
再细腻、细心的人,也有粗线条的一面。早晨急着出门,到了办公室才发现穿了两只不一样的鞋;社区跑得多了,再难找的小巷里弄她都熟稔于心,可前两年因为不会开车,坐公交车又不记名,有时面对四通八达的宽阔马却犯迷糊;至今仍不会系蝴蝶结,引来朋友们的一通打趣;忙活半天做好饭菜,去接女儿放学,结果钥匙落在家里,母女俩只能临时下馆子应付因为自己粗枝大叶而导致的“糗事”,她也不藏着掖着,在同事面前说得大大方方,仿佛说的是别家的趣事,让大家大笑而难生鄙意。
生活就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无法停止向前的一条船。何必事事求全责备,偶尔放宽对自己的要求,莞尔自嘲,将紧绷的弦松一松,张弛有度之间,生活反而来得更有意趣。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智慧呢。
姚永强
不擅文字的画家
不是好摄影记者
苏报记者梅蕾
顶着苏州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的衔,干着“爬高落低”的活儿,还耕耘着微信订阅号“守艺苏州”这块“自留地”,他的身份明确,内涵复杂,但同事对他的称呼只有一个:“姚大师”。
要勾勒他的形象?比一般男性的头发要长(微
卷,非自然生成),比一般人要敢艺术家范儿的穿衣服,比一般星座要追求完美的顶真劲儿(哪个星座,你们懂的)很多时候,我们会纠结于对这位同事的认知,他是摄影记者,却写得一手灵动跳跃的好文字;说他是艺术家吧,可总觉得他的作品跟他长得那样“接地气”,没有圈子内盛行的那种高雅到云端的仰视感。
姚大师,大名姚永强,苏州人氏。来苏州日报,先是在总编室工作,火灾现场、社区小巷没少他的身影。那时候只知道他工作蛮拼,可大家一样都蛮拼的。那时候只知道他当过本报美编,会画画,可大家当时只管沉醉在新闻的里,也没顾得上他到底在创作啥。后来到了社会生活部,姚大师依旧忙活着社会新闻,却因为《苏周刊》开始探寻起这座城市中的人文生活。再后来,成立文艺部,姚大师在所谓文化的这个行当里洗涤着身心。于是乎,当年的同事还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他却因着如水的文化越来越有范儿了。先从行头上说起,以前这个季节,姚大师也就穿件T 恤顶多套件摄影马甲,如今呢,纯色麻布衫打底外罩黑色绸衫,再辅以深色灯笼裤和一双艺术感十足的布鞋。当他从眼前走过时,总也挡不住心生:这是哪位大咖,我是不是漏掉了对他的采访?
在苏州日报文艺部,姚大师算个孙悟空类型的人物,你以为这档子采访要“搪不牢”了,他就变出个金箍棒,轻松当起了挑夫。缺少报道题材时,他总能在犄角旮旯里捡到珍珠,人手不够时,他主动跳将出来,摄影、文字都一个人包圆了。
今年的央视中秋晚会在苏州太湖之滨举办,他既要为央视拍摄资料照片,又要现场报道。观众席上的嘉宾,有的因为冷穿上了外套,可姚大师却热得连后背的衣服都湿了一大块。回到单位,已近凌晨,他又争分夺秒地处理起照片。当我看到那些照片时,心中唯有“震撼”二字。就拿沈丰英、俞玖林表演的《牡丹亭惊梦》来说,照片上的人物眼神呼之欲出,令人拍案叫绝。白先勇先生曾请著名摄影大师多年跟拍青春版《牡丹亭》,影展我也曾看过。可姚大师能在那么短促的时间里,精准把握人物的特质,除了他追求完美的个性,也与其醉心于传统文化不无关系。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姚大师的几张现场照片,瞬间被各种转发刷屏。
摄影记者的工作就是这样,一个场景、两个人物,你按下99次快门或许都差强人意,可按下的第100次快门却可能收获丰厚。这一份或许意料之外的馈赠,只给懂得、善于坚守,不轻言放弃的人。比如这次,姚大师所得的中国新闻。在我眼中,摄影比文字更为直观地传递新闻,打动人的好照片总是跳出情境,讲述与你心灵相通的故事。姚大师获的这组照片,题材源于民间艺人吕成芳,他用细腻的心,为我们呈现了关于昆曲传承的多元视角。
身为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姚大师的作品钟情于吴门烟雨。这些年,每逢同事们新婚或搬家,姚大师总要心心念念创作一幅,热情相赠。他的那一份属于大家的好,都懂。我们也着,哪一天或作为同行或作为艺术家,他开个盛大的见面会,同事们拿着刁钻问题排着队等着采访,心情可比美国那些投资人见马云还迫切。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