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新专电(记者李志晖)近日召开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部署了2015年食品安全工作重点任务。从会议关于完善体系、创新方式、加强监管等各项要求来看,中国正在下最大力气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中央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在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求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障食品安全。
这些严厉的措辞都表明,中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
中国食品安全主体形势正稳定向好,但食品安全问题仍处于多发期。根据全国食品经营监管工作会议上的数据,2014年,全国食药监系统共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案件8.45万件,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146.16万公斤。
从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等食品源头污染到包装材料违规使用、非法添加等加工过程中的污染,从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到上海福喜食品公司食品安全事件,无不引起全社会强烈关注。此外,通过互联网销售“三无”食品、网络订餐服务卫生缺乏监管等,也让广大感到忧心。
专家认为,保障食品安全,首先要把住生产安全关,净化农产品(000061,股吧)产地,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和责任紧密挂钩。
1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源头治理、依靠、加强监管等方面都做出部署,凸显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思。张高丽的讲话,已透露出从严治理的明确讯号。
会议强调,要紧盯“田间地头”“生产源头”,及时发现风险,列出“问题清单”,完善防控措施,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构建秩序。在监管工作上,会议提出“构建智慧监管网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等要求。
会议还提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把食品安全与企业的“身家性命”牢牢在一起,使企业不想、不能、不敢。
保障食品安全是一场持久战。中国2009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2010年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013年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和水平不断升级。目前,中国正在修订《中华人民国食品安全法》。
2014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工商、质检等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推出“治理餐桌污染”、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餐饮服务单位推行“明厨亮灶”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2015年,中国还将基本建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并全面启动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引人关注的是,在“舌尖安全战”中,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也在提供解决之道。利用云计算技术建设“食品安全云”、发明能检测食用油品质的智能产品、利用互联网建立食品追溯系统等创意,都显示出社会在推动食品安全上的巨大动力和活力。
长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全国代表蒋秋桃认为,应形成社会共治格局,让、企业、社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也应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学习,提高识别和防护能力,培养责任意识培养,与违规违法行为斗争,让违法者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