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5月8日讯(记者 李元超)传统与创意交融,现代与民间结合,艺术与市场对接,将会呈现怎样的景象?
其实,答案并不难寻找。5月8日,在寿光市举行的第三届文博会,就是这样一场以文化的名义,融合了多种元素的文艺盛宴。从这里,寿光群众乐享文化生活的景象可见一斑。
本届文博会以“文化、品质、生活”为主题,共设书香展区、丹青展区、光影展区、非遗展区、乡情展区、智慧展区、健康展区、动漫展区、紫砂展区,镇街区文化展区8个展区,全面展现寿光的文化特色、文化张力及由此带来的品质之韵、生活之美。
走进文博会,一个个颇具创意的展厅令人耳目一新。参展文化企业和街道镇区,都把文博会作为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使出浑身解数,精心“装扮”,以地域特色取胜,让人过目不忘。
寿光群众文化建设缘何生机勃勃?究其原因,正是寿光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参与为主体,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让文化的阳光普惠城乡百姓。
据了解,寿光市均等普惠与凸显特色相结合,统筹城乡文化资源,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划分为“城市核心文化圈”、“城郊辐射文化圈”和“乡村特色文化圈”,全市105万居民分别融入三个不同层次的“十分钟文化圈”。三个文化圈无缝连接,圈圈相扣,各具特色,每个文化圈既能承担文化服务功能,又互为补充,相互贯通,确保群众出门即有文化设施,开窗即有文化气息。
寿光市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全域规划,将全市2072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科学制定了“一区、两点、八园、四带”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以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和市软件园为核心的辐射化发展格局。2014年,全市文化企业发展到12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3000多个,实现群众人均增收2400多元。
同时,为增强基层文化造血功能,寿光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政策》,对农村文化传承、文体活动开展、群众文艺创作、人才队伍建设等给予扶持保障。侯镇投资百万元建起村级文化广场20多处,田柳镇北岭村村民建起了全省首家高标准农民书屋……寿光镇村文化建设生机勃勃、脉动有力。
在寿光群众文化发展的精美画卷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城区到镇村,日渐丰富的文化活动成为城乡欢乐的底色。从公共文化的单向供给到到群众文化的自发涌动,从专业文艺唱主角到群众文化挑大梁,寿光正演泽着全民共建共享的文化盛宴。文化如润物细雨,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寿光百姓的生活。
文博会是寿光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繁荣的一个缩影。“文化寿光”的种子沐浴着明媚的阳光迅速开花结果,从一粒到一棵,从一棵到一片,争相斗妍,花开满园;而寿光百万群众也从文化的旁观者、参与者,变成了文化的主人翁、创造者。